首页 
 研究院简介 
 师资队伍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学术研究 
 学术期刊 
 联系我们 
 
 
  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
 
满学研究院师资队伍
满学研究院

目前研究院现有专任教师14人,包括研究员(教授)4人,副研究员(副教授)6人,助理研究员(讲师)4人。成员中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有博士学位人员13人。学科骨干成员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很强的群体优势。

高佩璇,博士,满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香港意得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香港潮州商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常委、沈阳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香港广东社团总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名誉会长。

自2010年起,高佩璇博士先后资助黑龙江大学满学研究院人民币七百多万元,用于开展两期“满族文化抢救开发研究项目”,有效推进了黑龙江大学满学学科建设与黑龙江省濒危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抢救保护进程。在前两期项目的基础上,2024年,高佩璇博士又资助人民币一千万元,设立“香港潮州商会高佩璇满族文化研究基金”,持续开展满族文化抢救开发研究工作,进一步促进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赵阿平,女,1955年出生,满族,满学研究院研究员(退休)、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满语、满学、满通古斯语言与文化、人类文化语言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大1项、重点1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多项。主办、联合主办国际学术会议6次;多次应邀赴日本、英国、韩国、俄罗斯、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进行学术研究、讲学、交流等,论文多次入选国际学术会议及全国学术会议,受到国内外有关著名专家的高度评价与重视。主要著作《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时研究》《满语词汇语义及文化研究》《满语研究通论》等,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20多项。

阿拉腾,男,蒙古族,1962年出生,满学研究院教授(退休)、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获行为科学硕士与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满通古斯文化。于国内外出版专著及合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内外各种项目十多项。

郭孟秀,男,196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虎林县,民进会员。现为满学研究院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学科带头人。兼任《满语研究》期刊主编、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学会理事长、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2021-2025)等职务。主要从事满语濒危、满文文献、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历史与文化、肃慎族系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合著)5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社科基金项目十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与中国历史研究院“绝学”学科扶持计划项目。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多项。

尹铁超,男,1958年出生,博士,满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黑龙江省外语学会名誉理事长,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学会副会长,哈尔滨市翻译协会副会长,国际阿尔泰语学会理事,国际北极地学社会科学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全国语音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语言共性研究:普通人类语言学、历史语言学、通古斯语研究、翻译学。主持国内外田野工作10余项,实地语言、文化考察30余次。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省厅级项目5项。先后获得省部级、厅局级科研奖励11次。出版专著3部、译著5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长山(常山),男,1977年出生,蒙古族,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满学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阿尔泰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学会副理事长、《满语研究》副主编、《民族语文》编委等职务。主要从事满语文及满蒙语言文化研究,出版著作3部,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

18F20

王敌非,男,1982年出生,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伦敦大学学院教育研究所、谢菲尔德大学孔子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首席专家。现为满学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冷门绝学协同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学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满语文及满文文献(档案)相关问题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和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各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项目各1项。于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5部,于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吴雪娟,女,1968年出生,满族,黑龙江黑河人。1990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满文清史专业,本科学历,历史学学士。2007年6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专业满语文翻译与应用研究方向,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现为满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满文文献与清史满族史研究,侧重利用满文档案研究清代东北边疆、民族、历史问题,兼顾满文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专著1部《满文翻译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巡边制度与满文档案研究》。

佟颖,女,1980年出生,满族,文学博士,满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满语文及满文文献研究。在《民族文学研究》《满语研究》《满族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新时代龙江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项目1项。

吕欧,女,1983年出生,黑龙江省五常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及民族关系研究。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专业,博士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工作期间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在高水平核心期刊、省级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等10余项。

贾越,女,1982年出生。文学博士、南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流动站博士后、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中心访问学者。现为满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荣获黑龙江省“龙江学者”(青年)高层次人才计划支持。专注于满语及满通古斯语族语言研究,已出版学术著作《满语认知研究:形态、语义和概念结构》1部;在《民族语文》《满语研究》《中国民族语言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20余篇论文;主持完成了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和2项省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厅局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0余项。

高松,女,1984年出生,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历史学博士,现为满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满族历史文化、东北民族史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6项,获得优秀科研成果奖励2项。

魏巧燕,女,1986年出生,汉族,文学博士、博士后。现为满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满语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满语及满文文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编著1部,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完成省部级等各级项目6项。

李丽,女,1981年出生,黑龙江省讷河人,201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为满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旗-满文学、东北现代文学研究。在《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学术专著1部,承担多项省级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

关锐,男,1989年出生,满族,辽宁大连人,现为满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化事业研究基地成员。主要从事清史、满族史、满文档案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清代珲春旗人社会研究》,参与编译出版《库玛尔路协领公署档案汇编》《清代黑龙江户口档案选编·鄂伦春索伦达呼尔贡貂牲丁册(光绪朝)》。在《贵州民族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满语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锡伯语(满语)语料库建设与研究”,主持完成厅级项目2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珲春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整理与东北边疆民族研究”,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专题项目和智库重点项目“清代黑龙江流域诸民族满文档案整理与研究”。

唐千航,男,199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201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17年毕业于韩国庆熙大学朝鲜语专业,获硕士学位。2023年毕业于韩国庆熙大学朝鲜语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满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满语、朝鲜语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出版学术专著(合著)1部。主持省级项目2项,参加国家级项目1项、部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

梁爽,女,1990年出生,汉族,2024年博士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满学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专业,现为满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满文文字及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在《黑龙江民族丛刊》《中国社会科学报》《满语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黑龙江大学满学研究院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电话:0451-86609187